在举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时期,为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优势转化为支持防疫斗争的强大力量。3月9日下午,教育部社科司与人民网联合组织的“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在人民智云、咪咕视频等平台进行直播。接到通知后,我院领导高度重视,第一时间进行了安排部署。我院要求全体思政教师全力做好大学生在线学习交流、沟通、释疑等事项,引导他们充分认识中国抗疫彰显的制度优势和坚定信念。全校广大青年学生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响应、全员参与,达到预期效果。
本次疫情防控思政大课由清华大学艾四林、中国人民大学秦宣、北京师范大学王炳林、中央财经大学冯秀军四位教授主讲,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面解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分析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讲述防疫战疫一线的感人故事,发挥高校思政理论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
“四位教授从原理、概论、纲要、基础四门课的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为学生们展示了一堂精彩绝伦的思政大课,有理论、有内涵、有真情、有感动。我们作为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特殊的重要力量,在这场必须赢、必然赢的人民战“疫”中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及时向学生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要坚决拥护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全力做好当前特殊时期的思政课教学工作。”这是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严淑华教授在观看完直播后发出的心声。
概论教研室主任周子波表示,“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艾四林关于人权的诠释,人权不仅指自由权,也包括生命权、健康权等等。在疫情面临大规模蔓延、可能对人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时,生命权、健康权就成为最大的人权、最紧迫的人权。”他也要求其他思政课教师提高自身理论能力和水平,可以做到融会贯通,分析问题有理有据,这样在应对外来质疑的时候我们可以灵活应对。
2017级文法学院本科生卢玲玲表示,这是她第一次上关于疫情防控的思政大课,感觉这种将时事与思政课结合的形式很好,“毕竟我们上思政课学习知识也是为现实生活服务。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冯秀军老师关于‘中国青年责任与担当’的部分,疫情发生以来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担起责任,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又一代青年人保家卫国的样子。”
来自科信学院青年大学生王平安观看后表示“看了这次疫情防控思政课。感触良多。战胜疫情,你我同在。坚持党的领导充分依靠群众,新中国成立后每一次战胜磨难的实践都充分说明,只要有党的坚持领导科学决策,由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党员冲在前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就一定能够带领群众战胜困难取得胜利。尊重自然,尊重规律。”
“今天,我收看了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受益匪浅、印象深刻。疫情来如狂风暴雨,但我们全体中国人民如不动泰山,人民政府是人民的领头羊,在政府做好了战疫安排后,我们认真做好防护工作,安心在家隔离,既为战胜疫情提供了力量也为自己的人身安全负了责任。国家在疫情关键时刻下达的一次次命令就像是战场指挥,我们就像是士兵,要坚决服从国家安排。战斗在战疫前线的医护人员是每个中国人民的天使,是最伟大的人,我们对他们的最大回报就是为自己负责做好个人防护工作,他们的付出我们会永远铭记,武汉的付出我们将永远铭记!每个战斗在抗疫前线的人都值得尊敬!”这是科信学19级学生李晓中看完直播后的留言。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院全面落实教育部、河北省教育厅及学校关于“延期不延教、停课不停学”文件精神,相继开展了“思政第一课”、“相约晚间·一起教研”等活动,全校广大思政课教师切实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作用,坚持思政课程教学与疫情防控知识宣传相结合,注重疫情防护知识的普及,分别依托学习通、雨课堂、腾讯直播等教学平台,通过多种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动态,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调适,缓解学生焦虑和恐慌情绪。同时,充分利用疫情防疫阻击战中涌现出来的鲜活的真实事例,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生命健康、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引导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时代使命,彰显青年担当,为抗击疫情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